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1]作为神经内科的常见病症,发病率在逐年提高。该病在临床上具有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由于患者脑部输血管变得狭窄或者闭塞,导致了血管动脉粥样硬化[2-3]以及血栓的形成,因此患者脑部会处于一个缺氧,贫血状态,所以对人身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目前对该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以药物治疗为主,本次研究针对收治的 84 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醒神开窍针刺法[4]联合药物疏血通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神经缺损情况,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 2014 年—2017 年收治的 84 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年龄 42 ~ 65 岁,平均年龄 54 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 42 例患者。 以上患者均符合 1995 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5]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并通过头颅 CT 以及 MRI 确诊,无严重心、肝、肾衰竭者,无不能接受针刺治疗者。所有患者在年龄、身高、体质量、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上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差异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且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协会的批准。
1.2 治疗方案 对照组患者给250 mL 0. 9% 氯化钠注射液加入 6 mL 疏血通( 牡丹江友博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Z20010100) 进行静脉滴注,1 次/d,治疗周期为 2 周; 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以醒神开窍针刺法治疗:取主穴五心穴( 人中、双侧劳宫、双侧涌泉) 、辅穴( 印堂、丰隆、上星透百会) ,对穴位周围皮肤进行消毒,选择普通毫针快速进针,主穴主要采用捻转提插泻法,辅穴主要采用捻转补法,每次进针施针 2 ~ 3 min,2 次/d,连续治疗 14 d。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采用相同的护理方案。
1.3 疗效判断标准 (1) 采用 NIHSS 量表[5-6]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并评价两组治疗方案的效果,基本治愈为评分减少大于 90% ;显效为评分大于等于 45% 且小于 90% ;有效为评分大于 18% 且小于 45% ;评分没有明显变化表示为无效。总有效率为基本痊愈率与显效率加上有效率之和。(2) 采用 Bathel 指数量表[7]( BI) 对两组患者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分,总分 100 分。分数处于 0 ~ 20 分区间的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完全依赖;分数大于 59 分小于 70 分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中度依赖;分数处于 71 ~ 95 分区间表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轻度依赖。评分越高,说明日常生活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9. 0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来表示,同时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 < 0. 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可知,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BI 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BI 评分相较于治疗前有显著升高,且治疗组的升高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说明针刺法联合疏血通治疗可以更好的恢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能力。
2.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通过数据可知,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相较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下降程度更大,说明针刺治疗配合疏血通治疗效果更好。
2.3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方案的治疗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治疗方案疗效更佳。
3 讨论
3.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害 脑血管病[8-10]是造成世界人口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国内随着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脑血管病成为了首要死因。作为临床最常见的卒中类型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又称为脑梗死,是由脑动脉闭塞[11]引起的一种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神经内科疾病,由于该病会造成脑动脉闭塞,从而使得脑部供血量与供氧量不足,因此患者会出现记忆力退化、反应迟钝、说话重复、理解力下降[12]等多种问题,同时该疾病会导致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以及神经元的损伤。现在已成为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残疾甚至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若不得到及时的救治,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巨大伤害。
3.2 治疗方法与疗效 目前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还是以药物治疗[13]为主,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14]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改善,但是由于该病发作突然,多数患者无法及时得到治疗,所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治疗比例仍然比较低。本次研究结合了中医的针刺疗法,采用醒神开窍针刺法联合疏血通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所用的疏血通注射液是从水蛭、地龙[15]两种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功能的中药中提取精制出来,其中含有水蛭素、氨基酸以及蚓激酶[16]等物质,成分之一的水蛭素作为迄今为止最强的凝血酶特异性抑制剂[17],可以对血液起到很强的抗凝固作用,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凝血酶的作用,使其无法作用于纤维蛋白原,同时能够阻止血液中的血小板进行聚集 ,从而对血液的黏稠程度有较大的改善。水 蛭素同其他抗凝血的药剂相比,安全性与可靠性更高,溶栓的效果也更好。而地龙中主要起溶栓作用的是蚓激酶,蚓激酶作为一种蛋白水解酶[18],其中含有纤溶活性的多酶成分,可以对血小板的聚集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又因其对纤维蛋白[19]有特殊的亲和力,所以会使纤维蛋白迅速的进行降解。蚓激酶与水蛭素共同作用能够使得损伤后的血管血液凝固速度大大降低,减少了附壁血栓的形成,并且对血液的浓稠度也有较大的改善,结果是使得脑部血液畅通循环,促进缺血组织的功能恢复,增大了脑部的血流量。醒神开窍针刺法是由我国石学敏[20] 院士创立的,以“醒神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筋络”为基础治疗急性脑卒中,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现已形成一套以针灸为中心的治疗体系。醒神开窍针刺法通过改变针刺手法来使刺激量改变,围绕头部病变中心展开治疗,因而可以从病的根本上来缓解病情。通过对患者脊髓与大脑皮层[21]进行刺激,使患者的运动神经逐渐进行恢复,又由于痛感传至中枢神经,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脑的血液循环。该治疗方法以内关、三阴交与水沟三穴为主要刺激对象,中医理论说明,内关穴[22]属于八脉交会之穴,内通阴脉,针刺该穴具有静心安神,疏通气血的功效;三阴交处于足三阴经交会之处,有补肾滋阴生髓之功,补之既可疏通经络,又可化痰健脾,以脑为髓海,兼治标本;水沟穴[23]位于督脉、手足阳明经之交会处,轻微针刺该穴可起到调理督脉,使人醒神开窍之功能。除以上三主穴之外,另有对其他辅助穴位进行刺激,其中人中穴属督脉为醒神之要穴,对人中穴进行刺激有醒神开窍,调理五脏六腑的功效;而神门穴为手少阴心经原穴, 泻之可起到开窍醒神的作用;此外,曲池、委中、足三里三穴分别是足阳明经、足太阳膀胱经以及手的和穴,泻之可以调理气机,疏通瘀血;极中、尺泽、委中、极泉、涌泉[24]等穴,针刺可以起到疏经通络的作用。醒神开窍针刺法通过对不同穴位进行刺激,直接使得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大,改善了脑部的供血、供氧情况,同时由于痛感的传递,刺激了中枢神经,提高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能力,疏通了经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此次研究联合以上所讲的疏血通以及醒神开窍针刺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在进行为时两周的治疗后,通过对治疗前后两组的神经缺损功能程度,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进行对比,并通过总有效率的比较来说明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从数据结果来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BI 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BI 评分相较于治疗前有显著提高,并且治疗组的升高程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第二项指标说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相较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下降程度更大说明疏血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一定效果;最后两组治疗方案的治疗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从以上分析的结果可知,醒神开窍针刺法联合疏血通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帮助患者改善神经缺损程度,恢复生活活动能力,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深入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