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淄博市中医医院官方网站

健康热线:

0533-6433159 0533-3174036

2023不寐医案

发布日期:2024-02-26 阅读:0

患者姓名: 田某       性别:            出生日期:1971.1

就诊日期:2023.5.22

   初诊                  发病节气:白露

 

主诉:睡眠欠佳1月余。

现病史: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睡眠困难,夜间难以入睡,晨起醒后难以再次入睡。后失眠反复发作,未予治疗。1周前患者因工作劳累出现失眠加重,夜间难以入睡,伴心烦、潮热出汗,偶有胸闷,略口干欲饮水,平素大便干结,小便可。舌红苔少,脉细滑数。

既往史:体健。

过敏史:否认过敏史。

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暂无

中医诊断:中医诊断:不寐

证候诊断:阴虚火旺证

西医诊断:

   法:滋阴安神

   方:中药方剂:百合30 g,生地黄40 g,芦根15 g,酸枣仁30 g,延胡索15 g,茯苓15 g,墨旱莲10 g,玄参10 g,麦冬15 g。

针灸治疗:当日选穴针刺四关穴30 min,灸涌泉、太溪、复溜各35 min。1次/日

方中百合养肺阴而清气热,生地黄配芦根益心营而清血热,酸枣仁配茯苓宁心安神,墨旱莲佐以清热凉血,延胡索行气,玄参、麦冬配生地黄可滋阴清热,增液通便。患者服用3 d后,睡眠困难明显缓解,夜间潮热汗出、心烦口干明显好转,再次予上述穴位针灸治疗。嘱患者调节情志,注意休息,多运动。

 

复诊:10天后改善

心得体会:百合地黄汤,为中医经典名方,出自《金匮要略》: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失眠为临床常见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自主神经失调症状。郁证是由于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所致,临床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基本病机是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脏腑气血阴阳失调。郁证的发病与肝最密切,其次是心、脾。病理性质分为虚实,气滞为主兼有血瘀、化火、痰结、食滞,属实证。后期因火郁伤阴导致阴虚火旺、心肾阴虚,或因脾伤气血生化不足,心神失养,导致心脾两虚,为由实转虚,转为阴亏血虚。而百合地黄汤具有滋阴、清热凉血之功效,侧重于郁证分类中的虚证。百合地黄汤中百合可清心滋阴,生地黄清利血热,故二者可起到养阴清热之效。临床常遇更年期失眠患者,失眠病机为阳盛阴虚,阴阳失交,针灸治疗应宁心安神,滋阴潜阳。症见失眠、潮热盗汗兼有其他虚热表现,属阴虚火旺型失眠,中老年女性肝肾阴虚,表现为腰膝酸软,月经紊乱,加用覆盆子、菟丝子、枸杞子,可选用四关穴、涌泉、太溪、复溜为主穴,可滋阴清热,滋养肝肾;此患者失眠较久,予服用百合地黄汤结合针灸,药到病除。结合针灸可起到调和阴阳功效。


鲁ICP备05037268号-1 | Copyright by©2023山东省淄博市中医医院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