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伦斯·南丁格尔曾说:“护理是一门艺术,从事它需要崇高的献身精神和艰苦的准备,如同画家或雕刻家倾注毕生心血于无言的布帛和冰冷的大理石,护士将更大的热忱奉献给有生命和灵魂的人类。”
我是一名内分泌科专科护士,从步入护理工作岗位,一路走来,接触无数患者、无数家庭,越来越多的深刻感悟到,护理不仅是帮助患者身体恢复健康,它还有更多社会文化意义在里面,尤其是当我将叙事的理念引入到临床后,让单调、乏味、枯燥的工作体现出或渗透出不一样的意义,使我对生命有了更多的了解、敬畏和温暖的情怀。
刘大哥今年50岁,因高血糖酮症酸中毒入院,入院后予以监测血糖和胰岛素治疗,因为之前在其他医院住过,由于血管条件极差,经常有穿刺失败的经历,所以他不愿意打针,更不愿意与别人过多交流,而且脾气大,经常发火。
一天下午,我刚从更衣室出来,就听见病房里一阵喧嚣,走近一看,原来是刘大哥在训斥我们科的实习护士:“每天就知道测血糖,你看手都被你们扎成马蜂窝了,血糖还没控制好,不会干就别干了。”实习护士满脸的委屈,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正要申辩,被我拉到一边。简单安抚一下小妹妹,我调整了一下心态,走到大哥面前,和颜悦色地对他说:“咋了,刘大哥,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吗,脾气这么大,把小妹妹都吓哭了。”
他说:“我是一家私企的负责人,很多事情都需要我去解决,但是现在我一直在医院里呆着,什么事也做不了,加上血糖也控制不好,晚上也睡不着,短时间也出不了院,心急如焚啊!”我对他说:“我看过您的病历,据我所知,您有糖尿病5年了,一直控制的还算平稳,能不能跟我聊聊您之前是怎么控制的,我也向您取取经,给其他病友传递下您的经验。”
刘大哥紧皱的眉头舒缓了一些,他说:“在你们医院诊断为糖尿病以后,我也按时注射胰岛素,家属给我准备的饭菜也是低糖低盐低脂,并嘱咐我定时定量进餐,每天还督促我去锻炼、散步,所以血糖控制的还可以。”
我问他:“是不是最近生活方式上有什么变化?”
他说:“是的,最近单位业绩欠佳,手底下百十号人等着我发工资呢,心里很焦灼不安,有时还需要出去应酬,饮食不规律,加上最近一个病友因为血糖高,出现糖尿病足然后截肢了,对我打击挺大。”
我对他说:“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在饮食控制、药物治疗、运动、自我管理及健康教育这五架马车的保驾护航下,糖尿病是完全可控的,当然,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持久战,要养成持之以恒的良好生活习惯,您前面那段时间生活规律,血糖控制的不就很好吗?再者说,现在医学发达了,糖尿病的并发症也是可防可治的,完全没有必要过度紧张和焦虑。”
刘大哥挠了挠头,说:“是啊,道理我都懂,就是住院时间长了,血糖还是不平稳,心里挺着急的。”
我对他说:“您平时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睡眠,也有助于血糖的控制,血糖控制好了,您才能大刀阔斧的去处理工作上的问题,花几天住院调理血糖并不会耽误工作,您平时工作那么忙,没有时间休假,就当现在休假了,磨刀不误砍柴工啊,您说是不是啊?“
刘大哥的家属也在旁边附和道:“是啊,生活规律,血糖就控制的挺好,一不注意就忽高忽低,以后我得好好的监督你,不能再让你胡吃海塞了。”
刘大哥听后笑笑说:“对,听你的,安心住院,好好调调,不发脾气了。”
第二天,到了测血糖的时间,刘大哥走到护士站,主动找到护士道歉,还一边测血糖,一边和护士聊起了家常,仿佛换了一个人,聊到开心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过了几天之后,刘大哥各方面的指标恢复正常,经医生评估,达到出院的指征,在办理出院的时候,还特意向我和我的几位同事道谢。将刘大哥送至电梯口,目送离开医院的背影,心里莫名的有一种成就感。
作为新时代的护士,我们的工作不再只局限于打针发药、翻身拍背,我们面对的是人。当今社会,患者已不再是疾病的符号,而是全面、立体、完整的个体,在做好患者治疗的基础上,也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通过叙事护理,走进他们的内心,倾听他们的故事,打开他们的心结,让他们主动参与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叙事护理为我们与患者之间搭建了一条通向心灵的纽带,从而更好的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提供更加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