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淄博市中医医院官方网站

健康热线:

0533-6433159 0533-3174036

让治愈有温度、生命有尊严

发布日期:2025-10-13 阅读:0

医学,不仅是科学,更是人学。在疾病与伤痛面前,精湛的医术是劈开黑暗的利刃,而真挚的关怀则是照亮前路的暖阳。

发生在淄博市中医医院三个科室的平凡故事,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医护人员对疾病的征服,更是他们对生命整体的尊重与呵护。

“髋”心守候,一次高难度手术背后的生命承诺

信任,是医患间最宝贵的托付。

70多岁的刘阿姨因摔倒导致左髋与左桡骨同时骨折时,高龄、骨质疏松让手术风险倍增。面对多家医院建议的“两次手术、两重痛苦”方案,家属再次找到五年前曾为刘阿姨成功完成右髋手术的淄博市中医医院陈新良副院长。“放心我们争取一次做好,让老人少受罪这句朴实的承诺背后,是陈新良团队迎难而上的担当。

手术台上,挑战逐一浮现:骨质酥软如沙,固定需万分精准;两个部位手术无缝衔接,是对团队耐力与技术的极致考验。陈新良凝神静气,操作稳而准,团队成员默契配合。当人工股骨头被稳稳植入,桡骨被精密复位固定,这场高难度的“左侧股骨头置换+左侧桡骨内固定术”终于成功完成。

术后一周,刘阿姨便能拄拐下床“我又能走了!”她欣喜的声音里,是团队将“两次受罪”转化为“一战功成”的最好证明,更是以精湛技术守护生命质量的生动实践。

康复良方,用倾听唤起沉睡的希望

康复医学科是希望被耐心重塑的地方。

李大爷因脑中风导致右侧偏瘫,初入科室时,眼神黯淡,沉默寡言。转折始于一次床旁倾听。护士完成护理后并未急于离开,而是坐在他床边轻声问:“李大爷,您愿意讲讲您的故事吗?”这句话似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封闭的心门。从昔日公园里矫健的太极拳身影,到如今连水杯都端不稳的沮丧,李大爷倾诉着,泪水流淌。护士静静地听,适时递上纸巾。

此后,每日的倾听成了特殊的“康复处方”。他们一起回忆过往,也探讨眼前的困难。渐渐地,李大爷的眼神活泛了。在一次训练中,他因手臂无法抬起而懊恼,护士指着训练记录轻声鼓励:“您看,已经能从平移脚踝到微微屈膝了。”他凝视片刻,深吸一口气,再次用尽全力,让颤抖的手指向前挪动了微小却坚定的一寸。

叙事护理,于此超越了倾听。它引导患者在缺躯体中,重新发现那个坚韧、有价值的自我。康复,肌体的重生,更是灵魂的复苏。

安宁疗护,让生命最后一程充满尊严

医学的使命,有时是奋力挽留,有时是温柔陪伴。

92岁老人确诊结肠占位,在脾胃病科度过了最后的时光。医护人员深知,此刻的治疗目标已非治愈,而是生命的舒适与尊严。他们精心调整治疗方案,只为让老人少一分痛苦;耐心倾听他的没医生喘息,用轻柔的操作为他擦洗。在他意识模糊时,医护人员仍会握着他枯瘦的手,在耳边温和地安慰与分享当老人最终离世后,家属送来一面写有“真情呵护,医养人心”的锦旗哽咽道:”谢谢你们,让他走得安详,也让我们感到安心。”

在这里,当治愈已非可能,帮助与安慰便成为医学最深的慈悲。他们用专业守护着生命终点的体面,践行着“总是去安慰”的医学人文内涵

让治愈有温度,让生命有尊严。这不仅是淄博市中医医院医护人员的执业信念,更是整个医疗行业应当坚守的价值追求。


鲁ICP备05037268号-1 | Copyright by©2023山东省淄博市中医医院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