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经典学习心得
起止时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继承人姓名 | 秦媛 | 指导老师姓名 | 李勇 |
本月跟师临证(实践)主要病种(内容): 《黄帝内经》
| |||
本月跟师心得体会(要求理论联系实际,不少于1000字。可附页) | |||
夫上古圣人之教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事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古代深懂养生之道的人在教导普通人的时候,总要讲到虚邪贼风等致病因素,应及时避开,心情要清净安闲,排除杂念妄想,以使真气顺畅,精神守持于内,这样,疾病就无从发生。因此,人们就可以心志安闲,少有欲望,情绪安定而没有焦虑,形体劳作而不使疲倦,真气因而调顺,个人都能随其所欲而满足自己的愿望。人们无论吃什么食物都觉得甘美,随便穿什么衣服也都感到满意,大家喜爱自己的风俗习尚,愉快地生活,社会地位无论高低,都不互相倾慕,所以这些人称得上朴实无华。因而任何不正当的嗜欲都不会引起他们注目,任何淫乱邪僻的事物也都不会惑乱他们的心智。无论愚笨的、聪明的、能力大的还是能力小的,都不因外界事物的变化而动心焦虑,所以符合养生之道。他们之所以能够年龄超过百岁而动作不显得衰老,正是由于领会和掌握了修身养性的方法而身体不被内外邪气干扰危害所致。 《黄帝内经》的养生方法有:“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 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笔者在长期的中医临床实践 结合《内经》的养生思想,总结出符合现代人的养生方法, 就是遵循自然规律工作和生活:第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即人们在春夏阳气旺盛之时,要顺应自然界生长的规律来保养 人体的阳气,以免阳衰生病;在秋冬阴气当旺之季,要顺应自 然界收藏的规律来保养体内的真阴,以适应来春阳气生发的机 体变化;如春季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加上人们穿着冬衣 悟了一冬,代谢功能较弱,不能迅速调节体温。故早春宜保暖, 衣服宜渐减,不可顿减,使人受寒。第二、春宜“夜卧早起, 广步于庭”、夏宜“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宜“夜卧早起, 与鸡俱兴”、冬宜“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二者“四气调神” 要求通过安排起居,调养精神使人体的阴阳之气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保持同步——“顺四时,治未病”。第三,“宜饮食, 和五味”,人体的营养物质都来源于饮食五味,而饮食不节又易损伤脏腑,所以,饮食养生中强调五味调和,不可过偏。一方面饮食以适量为宜,不可饥饱不均;另一方面也要合理地调节饮食品种,使人体能获取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不可偏嗜。第四,“适劳逸,勿过用”,切勿将不切实际的贪欲当成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劳心劳神。然现代的人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早餐不吃,中餐草草了事,晚餐大鱼大肉;烟酒不离手;夜生活丰富,晚上通宵达旦;过度的追求刺激和欲望,或盲目的崇尚保健品广告吹嘘的虚假疗效;使自己身心疲惫。所以还要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加强自我修养,注意心理健康,身心结合才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签名: 年 月 日 | |||
指导老师批阅意见(不少于100字):
签名: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