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经络辨证,要有整体观念。必须注意经脉、脏腑与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规律。要全面深入地了解疾病的发展和分析证候的演变过程;经络辨证,除了指出经脉脏腑所属的病症外,还应分析其寒、热、虚、实的证候属性;以及经络、脏腑、气血、阴阳的偏盛偏衰,这就必须同时应用八纲、气血等辨证方法,才能在临床上对疾病的认识和处理,更加全面细致,这样才能体现出辨证论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李勇主任认为中医治病就应从辨证论治着手,根据患者就诊时的具体情况,审因辨治。如治疗虚实不同证型的尿失禁,因病因不同、年龄不一、患者本身素质情况不同等因素,李勇主任在治疗时也会有所区别,膀肤气化失常引起的湿热下注属实证,取用三阴交、阴陵泉等穴,以清热利湿为主,针用泻法;因肾阳衰惫,肾气不足不能固摄为虚证,治用关元、肾俞、足三里等穴,以补气固肾,针用补法。由于辨证正确,组方合理,并施之于合适的补泻手法,故均收良效。急证来势急剧,证情复杂、变化万端,故在选择治则上要在辨证论治、整体观念指导下,根据证情的轻重缓急,把握时机,权衡标本,确定手法的泻实补虚,方式的宜针宜灸,选穴组方宜少而精,因病、因时、因人制宜进行施治,以期收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