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因
1.1 环境污染 随着工业文明的进步,环境污染已经变得不再陌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颗粒物等多种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充斥大气;多种有害金属如铅、砷、汞、镉和苯、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机毒物也被排放到水源中;另外还有大量的土地被有机农药、有机废弃物、污泥、矿渣和粉煤灰污染以及其他常见噪声污染、光污染等 。
《灵枢·营卫生会》曰: “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 可见,血的生成首先来源于中焦脾胃受纳运化饮食水谷,吸取其中的精微物质,其次有赖于肺,经过一系列气化过程,而得以化生为血液。《灵枢·邪客》曰: “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 宗气是由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脾胃从食物中运化生成的水谷精气相合而成。《灵枢·阴阳清浊》曰: “受气者清。”农耕时代人类对于大自然的改造较现代有所不及,但空气清净,少有现代工业的污染。今人受当下“浊气”,入于肺中,导致宗气浑浊, “贯心脉”后,浊邪亦随而入血,沉积血中,是为血浊 。
若环境中的污染物侵入人体,突破人体的免疫防线,超出人体的承受范围,由呼吸、饮食、皮肤等进入血液,必然导致血浊的产生。有研究报道对 8例健康育龄妇女的全血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检测出的有害物质达 34 种之多,包括邻苯二甲酸酯类有机物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酮(DIBP)等,而这些污染物可能和她们所在城市的空气质量、饮用水状况以及日常生活用品香水、指甲油等有关 。由此可见,血浊的产生可直接来源于环境污染。
1.2 情志因素 目前人们对于心理因素致病的关注不断增加,中医所指的七情内伤即是心理因素的具体体现,而导致七情内伤的因素有许多,比如境遇人事、工作压力、精神紧张等。诸多心理因素导致疾病的关键无非是气机失调 。日久可累及脏腑,导致气机不畅,气机升降出入发生问题则出现各种气的运行障碍,像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均可诱发血浊。
《格致余论·涩脉论》曰: “或因忧郁,或因厚味,或因无汗,或因补剂,气腾血沸,清化为浊。”《素问·调经论篇》也说: “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脾胃乃中焦气机枢纽,气不和则易扰中焦脾胃,脾胃又是后天之本,气机失调则影响后天之本从而疾病由生;若肝气郁结,气机不畅,郁而不行,浊气行脉中而扰血,是为血浊。已有研究证实,长期的情志刺激可导致大鼠全血黏度改变,呈高黏状态,大鼠红细胞膜 C3b 受体花环率降低,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升高,同时伴有大鼠血浆中分子物质增高,巯基降低 。诸如此类的现代研究成果还有很多,都从不同侧面证明不良的精神因素是引起气机郁滞的主要原因,而气机郁滞又使血行不畅,发为血浊。
1.3 不良生活习惯 不良生活习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劳逸失度,二是饮食失宜。
生活起居作息规律,劳逸结合避免过度,顺应自然,则气血和畅,脏腑功能正常,体内浊邪得以排出;若生活习惯混乱,劳逸不当,则气血为之所伤,或昼夜颠倒,气血升降失常,或纵欲过度,肾精有所损伤,以上皆可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衡,浊邪无路排出,沉积血中,发为血浊。
脾胃乃人体后天所依赖之根本,饮食习惯不良与血浊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灵枢·本脏》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可见,血的生成以中焦脾胃受纳运化的水谷精微为基础。《素问·痹论篇》曰: “营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邪客》曰, “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气与津液入于脉中相合而化为血。若饮食失节,过饥则水谷精微无以化生,血行缓慢;过饱则脾运化失度,聚而化痰生热,污浊血脉;饮食偏嗜常常引发某类精微物质的缺乏,从而出现血液中成分的缺失或泛滥;饮食不洁亦可直接导致血浊的发生。若不慎进食有毒有害的物质,腐败变质的食物,或者饮用水被污染,不仅导致脾胃功能受到损伤,也会使水谷精微之气被污,如此则污浊之气随营气入于血脉,浊邪沉积血中而发为血浊。有研究指出,腊肉制品摄入过多,血液中氢氧化铁也增多,而当人体长期处在过强体力劳动的状况下,静脉血中的盐酸浓度增大 。
由此可见,劳逸失度或饮食失宜等不良生活习惯是血浊产生的原因之一。
1.4 其他因素 血浊亦受先天因素影响。《灵枢·天年》云: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格致余论·慈幼论》云: “儿之在胎,与母同体,得热则俱热,得寒则俱寒,病则俱病,安则俱安”,浊则俱浊 。《医林改错·论痘非胎毒》言, “儿在母腹,始因一点真精凝结成胎,以后生长脏腑肢体,全赖母血而成,胞胎内血中浊气,降生后仍藏荣血之中”,是为血浊 。人之生也,以父精母血相合而成,若先天之精血不清纯,则阴阳而合之后,浊邪孕育于胞胎之中,待至胎儿降生,仍存于小儿稚阴稚阳之体及血脉之中,因而导致先天禀血浊而生。
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药物使用是否得当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用药精当则药到病除,用药不当则非但不能祛病弃疾,反而会成为新的致病因素,诱发新的疾病或使原有病情加重,正如人们所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假如长时间服用药物不当或者服用过期药物,就可损伤人体正气或后天之本,致使药浊沉积血中,是为血浊。
另外,外感六淫邪气、乖戾之气、秽浊之气或大病久病等,皆可损伤人体正气,致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失和。清气生浊,或浊邪排出不畅,沉积血中,是为血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