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淄博市中医医院官方网站

健康热线:

0533-6433159 0533-3174036

医案-腰痛

发布日期:2025-02-28 阅读:0

患者姓名:王某某          性别:                出生日期:1967.10

就诊日期:                初诊、复诊              发病节气:

 

主诉:腰部反复疼痛3年余,加重1周。

现病史患者3年前因长期劳累后出现腰部疼痛,曾于当地门诊行针灸治疗,治疗后症状缓解。近日因劳累再次复发,为求针灸治疗,今来诊。现症见:腰部疼痛,活动受限,伴双下肢酸胀、麻木,休息后症状缓解,夜间疼痛加剧,未见双下肢痿软不适,纳可,眠差,二便调,舌暗苔白,脉弦。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

过敏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双侧腰部有明显压痛点,L4-S1脊柱旁压痛(+),双侧侧直腿抬高试验(+),双侧4字实验(-)。

辅助检查腰部CT示:1、L4/5,L5/S1硬膜囊受压并突出。2、腰椎间盘变性。

中医诊断:腰痛

证候诊断:血瘀气滞证

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

   法:祛瘀止痛,活血经络。

   1.针刺处方:L2-S1夹脊穴,双侧大肠俞,次髎,秩边,腰痛点,环跳,承扶,委中,承山,风市,昆仑。

          2.温针:双侧秩边,委中,承山,承筋,昆仑。

                           留针30分钟,1/日,5次,7日后复诊

          3.双侧肾俞,关元俞行隔药饼灸。1/日,5次,7日后复诊

          4.嘱患者避风寒,注意腰部保暖休息,避免久坐,如有不适,立即随诊。

                 

复诊:7日后复诊,患者腰部疼痛明显缓解,双下肢酸胀麻木明显缓解,腰部活动自如,未见其他不适。

 

心得体会:根据循经取穴和上病下冶的原则,分别针刺L2-S1夹脊穴,双侧大肠俞,次髎,秩边,腰痛点,环跳,承扶,委中,承山,风市等穴以达到舒筋通络止痛的目的。配合温针灸及隔药饼灸,增强温经止痛,活血化瘀作用,从而起到良好疗效。

 

鲁ICP备05037268号-1 | Copyright by©2023山东省淄博市中医医院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