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姓名:刘某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89.09
就诊日期: 初诊、复诊 发病节气:
主诉:左侧面部不适2天。
现病史:患者2天前因受凉后出现左侧面部不适,曾于当地医院行颅脑CT示:未见明显异常。给予甲钴胺、维生素B6及醋酸泼尼松片治疗,未见明显缓解,为求针灸治疗,今来诊。现症见:左侧抬眉力量减弱,左侧鼻唇沟变浅,左侧额纹消失,嘴角向右歪斜,未见左侧耳后疼痛,未见头痛,肢体活动不利等症状,纳眠,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脉紧。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
过敏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左侧眼睑闭合不全,左侧鼻唇沟变浅,左侧额纹消失,嘴角向右歪斜,左侧耳后疼痛(-)。左侧巴宾斯基征(-)。
辅助检查:颅脑CT示:未见明显异常。
中医诊断:面瘫
证候诊断:风寒袭络证
西医诊断:面神经炎
治 法: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处 方:1.针刺处方:百会,承浆,人中,双侧太阳,左侧率谷,曲鬓,阳白,头维,攒竹透丝竹空,四白,下关,迎香,地仓透颊车;双侧合谷,外关。
2.温针:左侧阳白,四白,下关,承浆,地仓,人中。双侧合谷,外关。
留针30分钟,1/日,6次,7日后复诊
3.避风寒,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劳累,适当锻炼,不适随诊。
复诊:7日后复诊,患者左侧眼睑闭合力量较前增强,可蹙眉,口角仍向右侧歪斜症状缓解,仍需继续治疗,未见其他不适。
心得体会:周围性面瘫多因感受风寒后出现面部血管痉挛,导致面神经缺血、水肿、受压而致病,治疗时应注意鉴别中枢性面瘫。温针灸既能疏风散寒,又可调补面部气血,从而增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