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淄博市中医医院官方网站

健康热线:

0533-6433159 0533-3174036

【张彬中西医结合防治脑病专家工作室】---亚健康与中医

发布日期:2024-10-16 阅读:0

亚健康与中医

脑病科三病区    张彬


    中华中医药学会2006年发布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 指出:“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

“亚健康”一般指肌体无明确的疾病,却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能力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于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低下所致,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在这个状态下,人们感觉到身体和精神上有各种各样的不舒服。如:肩酸痛、头痛、双腿乏力、腰酸、眼睛疲劳、眼睛发涩、精神不振、疲劳、情 绪不稳定、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及有压抑感等。如果到医院去做各种检查,又不能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因此使以实验室指标为评判依据现代医学不能很好地从 药物或病理方面进行治疗。

西医学描述亚健康状态涉及的范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身心上不适应的感觉所反映出来的种种症状,如疲劳、虚弱、情绪改变等,其状况在相当时期内难以明确;②与年龄不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或生理功能减退所致的各种虚弱表现;③微生态失衡状态;④某些疾病得病前生理病理学改变。亚健康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慢性疲劳综合征(包括体力疲劳和心理疲劳)、时差综合征、信息过剩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焦虑抑郁、肥胖、骨质疏松等多种心身障碍。

中医学理论,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是由于先天不足、劳逸失度、起居失常、饮食不当、情志不遂、居处 不慎、年老体衰等因素,引起肌体阴阳失衡、气血失调、 脏腑功能失和所致。其具体病机为肝郁气滞、气滞血 瘀,脾失健运、痰饮中生,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肝肾阴虚、阴虚火旺,脾肾阳虚、下焦虚寒等。亚健康可见于中医学的虚劳、郁证、失眠等病症中。在常见的30项亚健康症状中,大多数属于中医的虚证或本虚标实证。

《亚健康学》书中将亚健康证候分为8种:肝气郁结证、肝郁脾虚证、心脾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肺脾气虚证、脾虚湿阻证、肝郁化火证、痰热内扰证。不同病因作用于不同的体质而形成的亚健康,虽然病人主诉症状复杂多样,但其病机性质和传变趋向,不外乎阴、阳、气、血四虚及脏腑气机不调为主。

01 气血亏虚型:总体证候表现为头昏目眩,少气懒言,体倦乏力,稍劳尤甚,面色苍白或萎黄,手足发麻,自汗,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其病因病机为长期饮食不节,起居失调或年老体弱等耗伤元气,脏腑功能衰退, 气血生化乏源。治宜益气养血。

常见的中成药有八珍丸、归脾丸、十全大补丸。八珍丸主要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萎黄,食欲不振, 四肢乏力,月经过多。归脾丸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十全大补丸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

02 肝郁气滞型:主要表现为精神紧张,烦躁易怒,或忧思抑郁,胸胁胀痛,寡言少语,喜太息,时有悲伤欲哭,情绪低落等,舌黯红,脉弦滑。此乃情志不节,致肝气不舒,木失条达,疏泄无权,或肝气横逆,气机阻滞不畅,气滞血瘀。治宜疏肝理气解郁。常见中成药有柴胡疏肝丸、舒肝丸、逍遥丸、丹栀逍遥丸。

柴胡疏肝丸的主要功能是调气疏肝,解郁散结,主 治肝郁气滞所致的胁肋疼痛,或纳少腹胀,经前痛经等症,舒肝理气,消胀止痛,用于肝气不舒,胸胁痞闷,食滞不清,呕吐酸水。

舒肝丸用于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主治肝郁气滞,胸胁胀满,胃脘疼痛,嘈杂呕吐,嗳气泛酸,两胁刺痛,饮食无味,消化不良,周身串痛。

逍遥丸用于疏肝健脾,养血调经,主治肝气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

丹栀逍遥丸用于舒肝解郁,清热调经,主治肝郁化火,胸胁胀痛,烦闷急躁,颊赤口干,食欲不振或有潮热,以及妇女月经先期,经行不畅,乳房与少腹胀痛。

03 脾胃两虚:偏于气虚者表现为饮食减少,食后腹胀,肢体浮肿,大便溏泄,体倦无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脉细弱,脾气下陷,则出现脱肛、阴 挺、胃下垂等症;

脾不统血,还可出现便血、崩漏、皮下出血等;

偏于阳虚者表现为饮食减少,口泛清水,腹中 冷痛,喜温欲按,四肢不温,久泻,久痢;妇女白带清稀,小腹冷痛;舌质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常用中成药有补中益气丸、香砂养胃丸、香砂六君子丸、参苓白术散。

补中益气丸主要用于脾胃气虚,少气懒言,四肢无 力,困倦少食,饮食乏味,不耐劳累,动则气短;或气虚 发热,或气虚下陷,久泻脱肛。

香砂养胃丸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症见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

香砂六君子丸适用于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症状,主治脾胃气虚,湿阻痰聚所致病证,用于头晕,肢体乏力,面色萎黄,食纳不振,口淡多痰, 胃脘或胀或痛,暖气频作或时吐清水,大便溏软或稀泻。

参苓白术散主治脾气虚弱,湿邪内生,症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大便溏泄,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 黄,舌苔白腻,脉象细缓者。

04 肾虚型:此型可分肾阳虚和肾阴虚,肾阳虚者常见畏寒肢冷,腰酸腿软,阳痿,头昏耳呜,形寒尿频,舌淡胖,脉细弱,此乃禀赋薄弱或房劳伤肾,下元亏损,命 门火衰所致。肾阴虚者证见头昏目眩,手足心热,少寐 健忘,腰酸腿软,遗精口干,舌红少苔,脉细,皆为房室不节,劳倦过度,或久病之后,真阴耗伤所致,治宜滋养肾阴。常见中成药有龟鹿补肾丸、左归丸、右归丸、金匮肾气丸、金锁固精丸、六味地黄丸。

龟鹿补肾丸壮筋骨,益气血,补肾壮阳,用于身体虚弱,精神疲乏,腰腿酸软,头晕目眩,肾亏精冷,性欲减退,夜多小便,健忘失眠。

左归丸功用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主治肾阴虚证,对头晕目眩,腰酸腿软,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口燥舌干有良效。

右归丸主治肾阳虚证,功用温补肾阳,填精止遗,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腰膝酸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阳痿遗精,大便溏薄,尿频而清。

金匮肾气丸主治肾阳不足、腰膝酸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小便频数、少腹拘急、阳痿。

金锁固精丸主治心肾不交,精滑不禁。其功效是补肾益精,固涩滑脱,交通心肾,可用于治疗体质虚弱或神经衰弱,主要用于治疗神经紊乱、乳糜尿、慢性肠炎及妇女带下等。

六味地黄丸主要治疗肾阴虚,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鲁ICP备05037268号-1 | Copyright by©2023山东省淄博市中医医院信息中心版权所有